政府有保障 物业有爱心
政府有保障 物业有爱心
——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紫云雅园保障房小区物业爱心工作站正式启动
2013年5月13日,曲靖紫云雅园小区今天格外热闹,进入小区就看到彩旗飘飘,来到小区中心广场,映入眼帘的是小区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在志愿者的搀扶、引导下有序地就坐,在他们的正前方,印有“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物业爱心工作站启动仪式”的大红拱门,解释了大家聚集于此的原因。
今天启动的紫云雅园工作站是由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组织实施的 “和谐云岭•帮困助残扶弱”物业爱心工作站项目试点之一。物业爱心工作站项目由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申请立项,在云南省民政厅和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经国家民政部审批通过。是云南省内惟一一个由学会承担社会服务的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同时更是全国范围内在物业服务领域参与社会服务的首次尝试。
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物业服务项目,主要是针对在物业小区当中的特殊困难群众,例如家庭特别困难的老、病、孤、残人士,特别提供物业服务和社会关爱。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为项目执行人。
首批启动单位除今天启动的由曲靖和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曲靖市麒麟区紫云雅园小区物业爱心工作站,还有中铁八局昆明铁路物业管理昆明市官渡区铁路怡园小区物业爱心工作站,昆明昆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昆明市官渡区大树营小区物业爱心工作站。

主持人: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副会长、曲靖和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吉纯
在今天的启动仪式上,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副会长、曲靖和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紫云雅园物业爱心工作站的负责人吉纯,担任主持人;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会长宋有兴为启动仪式发表了“物业公益服务,和谐社区基础”的致辞。此外,物业爱心工作站的志愿者们和受帮扶对象也派代表进行了发言。
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项目管理办公室还义务组织了义诊活动和义务法律咨询。义诊为小区居民带来了免费的中医、口腔、腰腿疾病等检查。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副会长,建纬(昆明)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孙可先生为小区居民进行了家庭问题、邻里纠纷、遗嘱订立、常见财产纠纷等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咨询。此外,和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还组织了义务理发服务。

志愿者宣誓
生活在紫云雅园的张大妈,今年72岁,和自己的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个5岁的孙子,儿子在白水打工,平时不能回家,儿媳当售货员,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也就2000多元。一家四口的生活非常拮据。张大妈腰腿不好,但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幼儿园还要不行30分钟的路程。这次由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义诊活动,正好可以给她看看腰腿疾病。
47岁的姜大姐,9岁的时候因疾病不得不截掉左腿,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但生活中还是一些不便之处。去年,她被检查出有轻微的脑梗塞,因此,非常希望物业爱心工作站能经常组织一些义诊活动,可以提供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

小区居民正在进行法律咨询
作为志愿者的杜薇也谈了她对物业爱心工作的理解,89年出生的她,去年刚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在大学期间也一直在做义工,积累了照顾儿童和老人的经验。现在的她居住在紫云雅园小区,也是和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员工。她说,能够在自己的小区和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职业特长,为小区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对她来说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同时做好了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

志愿者为受帮扶对象理发
曲靖紫云雅园物业爱心工作站的日常工作,如困难家庭水电管道免费检查维修、义务提供困难帮扶对象理发、家政服务、水电管道维修救助(应急)、入户心理关爱及一对一心理辅导等,由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项目管理办公室统筹安排并进行督导,和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执行。目前,和琪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完成对紫云雅园小区困难群体的摸底、调研、建档、造册登记,并初步确定了受助对象。除日常工作外,项目管理办公室还将定期义务组织社区科普巡展、社区义诊、法律援助等活动。
物业爱心工作站的三个试点小区中,紫云雅园小区为保障房小区,其他两个为老旧小区。就我国当前的社会情况来说,老旧小区和保障房小区是困难群体较为集中的聚居地,一方面他们需要从政府以及社会得到帮助;而另一方面,政府直接实施社区服务有诸多障碍,而企业义务提供本属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范畴的额外服务也缺乏可行性,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我国城镇化国策中必将面临的愈发严峻的现实矛盾。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宋有兴会长认为,公益性社团组织必将是承担未来中国民间自助帮扶的主要力量,物业爱心工作站项目的实施,是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在社会管理公益事业当中的一大创新,是我国近年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走向物业服务领域的首次尝试,开创了由社团组织充分利用物业管理资源和企业力量,在国家财政支持下,实现民间救济和自我帮扶的新模式。是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从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和行业推动,主动投身于物业服务和社会服务实践,自觉赋予自己参与中国城镇化建设和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使命。